
摄影:黄祥童
又名紫杉。为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植物,是第三纪孑遗的珍贵树种。树高达 20米 ,胸径达 1米 。树冠倒卵形或阔卵形。树皮红褐色或灰红色,薄质,片状剥裂。枝条密生,小枝带红褐色,一年生枝深绿色,秋后呈淡红褐色。叶生于主枝上者为螺旋装排列,在侧枝上叶柄基部扭转向左右排成不规则两列。叶线形,半直或稍弯曲,长1.5~ 2.5 厘米 ,宽 2.5 毫米 ,表面深绿色,有光泽。雌雄异株,球花生于前年枝的叶腋,雄球花具9~14雄蕊,雌球花具一胚珠,胚珠卵形、淡红色,直生。种子卵形,成熟时紫褐色,有光泽,长约 6毫米 ,直径 5毫米 。外覆上部开口的假种皮,成熟时倒卵圆形,成杯状,浓红色,肉质,富浆汁。上一年形成花苞,第二年花期5~6月,种子9~10月成熟。
东北红豆杉材质优良,纹理通直,结构致密,富弹性,力学强度高,具光泽,有香气,耐腐朽,不易开裂反翘,不含松脂,边材幅狭黄白色,心材紫赤褐色(紫杉因此而得名)。
保护级别:国家1级。
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黑龙江、日本、朝鲜、俄罗斯(阿穆尔州、库页岛等)东北亚地区。如:辽宁东部、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