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社区经济

您的位置:

首页 > 保护区概况 > 社区经济

社会经济

来源: 2022-05-06 | 字体:【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行政区域地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白山市抚松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建区以来,区内驻有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火山监测站、气象站、中国长白山高山冰雪训练基地等 12 个单位,保护区内无固定居民区。保护区周边林业企业主要有白河林业局、松江河林业局、长白森林经营局和长白县林业局;露水河林业局、临江林业局与保护区的相邻界线很短。保护区外围有 31 个乡镇村屯,25 万余居民,其中,主要的乡镇和人口数量分别为:二道白河镇 6 万余人,露水河镇 4 万余人,北岗镇 1 万余人,泉阳镇 4 万余人,松江河镇 10 万余人,漫江镇 5 千余人。周边林业局及乡镇村屯主要产业有森工、化工、建材、种植、养殖、采集、畜牧及各种加工业,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谷子、小麦、高粱等。

       2005 年吉林省林业厅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整建制委托长白山管委会管理。长白山管委会现驻地池北区(原二道白河镇区)。

       2006年7月19日,根据吉政发〔2006〕30号文件,长白山管委会作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正厅级建制,代表省政府依法对管理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行政事务以及森林、草原、水流、山岭、土地、矿藏等自然资源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长白山管委会辖区共设有3个经济管理区、24个机关部门、8个中省直单位、20个事业单位、2个企业单位。其中,池西、池北、池南三个经济管理区,具有相当于县级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和权限。长白山管委会成立以后,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社会经济得到了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2020年,初步核算,全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4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0.6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62亿元。

       2020年全年全区场镇新增就业704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0.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67%,始终保持全省范围内失业率最低。

       2020年全年全区共接待旅游人数17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7亿元,其中,长白山景区接待旅游人数71.2万人次。

       截至2020年末,全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总人数达到1.85万人,其中在职参保职工为1.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0.81万人。

       截至2020年末,全区共有旅行社36家,旅行社分公司9家,旅行社服务网点5家。其中,本年度新增旅行社3家,旅行社分公司2家。全区共有星级饭店8家。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2家。

       截至2020年末,全区小学8所(村小4所),初中3所(含池南区九年制学校1所),普通高中学校2所,幼儿园18所。

       截至2020年末,全区有长白山自然博物馆、长白山民俗博物馆、长白山演艺会馆;全民健身广场、轮滑广场、睥酒广场、白山大街休闲文化广场等多处广场;长白山文心广场综合馆项目已建设完成,文心广场综合馆项目是集图书馆、展览馆、档案馆、历史 文化博物馆、美术馆五馆为一身的综合馆。2019年8月2日长白山图书馆正式面对社会开放,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现有藏书 33万册,报刊53种,杂志186种。全区共有3个综合文化站,7个社区,5个行政村,各社区(村)依托基层公共服务综合设施,均设置了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室内设有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配置了灯光、音响、舞台、电脑、电视等文化设备,各村均建有文化大院(文化小广场),并配置了科普文化宣传栏、灯光照明等基本设施。全区共有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等20家协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截至2020年末,全区建有环长白山365慢行绿道系统;综合体育场一座,全民健身中心2座,多功能健身中心1处;笼式足球场和笼式篮球场各3个,多功能运动场2个,门球场1个。全区共有体育社会组织18家,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00余人。2020年新建池北一中仿真冰馆、池南区笼式足球场,改扩建长白山多功能健身中心、池北区全民健身中心,新争取可移动式冰场一处。

       2020年全区水环境质量良好,主要河流二道白河、松江河、漫江出境断面水质各项指标年均值均达到或优于三类水标准(本底值除外),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3处,水质达标率100%(达到或优于三类,本底值除外),其中池北区1处,池西区1 处,池南区1处。

保护区概况